異常掉髮一定是禿頭前兆?掉髮原因剖析&日常四大養髮原則

掉髮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一種正常現象,因為太過習以為常,所以一般人也不會特別去注意或計算每天掉的髮量,除非是洗頭或梳頭時出現大量掉髮、髮際線明顯變高、或是有某區塊的頭皮突然變得很明顯,才會開始察覺到異常掉髮的狀況。有大部分人一旦意識到這種狀況後總會相當緊張,深怕這是禿頭的徵兆!其實落髮量增加的原因很多,是頭髮變得不健康的一種訊號,在貿然嘗試網路偏方導致落髮狀況加劇之前,應該先好好釐清出現異常掉髮的原因。

一般常見的異常掉髮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:

1. 遺傳因素
一般指的是雄性禿,若家族中的長輩像是爸爸或爺爺,有人曾經出現髮量稀疏或是禿頭狀況,子孫輩出現雄性禿的機率也會較高。雄性禿並非只是男性的專利,有不少女性也有相同困擾,只是狀況沒有男性來得嚴重和明顯。

2. 皮膚發炎
像是脂漏性皮膚炎、毛囊炎等皮膚炎,毛囊炎是因為毛囊被細菌感染造成阻塞而形成的發炎現象,脂漏性皮膚炎的成因則目前不明,一般認為與遺傳、體質、或是皮屑芽孢菌的增生相關,這兩種皮膚炎通常都會伴隨著頭皮癢的症狀,若時常太用力抓癢損傷毛囊形成疤痕,就有可能造成疤痕性落髮。

3. 壓力過大
來自生活或是工作的壓力,若長期無法排解,會讓情緒一直處於緊繃、焦慮的狀態,進而出現內分泌失調、或是賀爾蒙分泌紊亂的情況,導致頭髮的生長週期突然大量的從生長期進入休止期,讓掉髮數量增多,一旦狀況嚴重,就會形成常見的圓禿、即俗稱的鬼剃頭,但這種類型的異常掉髮,通常在壓力源解除後,毛囊有機會再從休止期轉化回生長期。

4. 產後掉髮
懷孕過程因血液中的動情素增加,讓毛囊的生長期拉長,產後伴隨著動情素下降,大量的毛囊一起進入休止期,才會出現產後掉髮的現象。另外如果在產後有失血狀況導致身體缺鐵,掉髮的狀況也會比較嚴重。

5. 營養失衡
食物養分攝取嚴重失調、或是過度激進的節食減肥,讓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、維生素B或C,也有可能會出現異常掉髮狀況。

除了透過以上異常掉髮原因做為自我初步評估依據,並進一步尋求專業醫師的診療和判斷之外,從日常生活強化頭皮和髮絲的健康,更是改善落髮狀況的最基本作法,以下分享幾個簡單的養髮原則供大家作為參考!

◆ 頭皮清潔
頭皮可以算是臉部皮膚的延伸,同樣都需要呵護照顧,當頭皮已經發出不健康的警訊,無論是在清潔產品的選擇或是清潔方式,都應該更加小心謹慎!挑選洗髮精時,以溫和潔淨配方為主,並且盡量避開過多的化學成分像是香料、防腐劑、皂鹼等,使用洗髮精時也應先將洗髮精倒在手上,搓揉成泡泡後再放到頭髮上,不要讓洗髮精直接接觸頭皮;洗頭時水溫不要過熱,搓洗過程也務必使用指腹以免傷害頭皮。
另外洗頭的頻率也是避免掉髮的技巧之一,除非頭皮大量出油,不然間隔1-2天基本上是沒問題的,運動完後只要出油狀況不嚴重,直接用水沖乾淨即可。
洗好頭後,切勿用力摩擦頭髮,而是以毛巾包覆髮絲輕輕按壓,吹頭時則要撥開頭髮,將頭皮吹乾的同時還可以讓毛囊呼吸,避免因潮濕而滋生細菌;吹風機溫度不要過高,或是拉開吹風機和髮絲的距離,才能避開高溫對毛囊和髮絲的傷害。

◆ 飲食均衡
均衡的攝取各種食物的養分,一直都是維持身體各機制運作的最基本原則,毛髮生長屬於身體機制運作的一環,當然也必須透過飲食來獲得,建議平常少吃甜食、油膩食物,多補充優質蛋白質、含omega-3以及各種維他命的食物,鐵、鎂、鋅等微量礦物質元素也可以適量補充。

◆ 少染髮和使用造型品
染髮劑和造型品大多為化學成分,對健康的頭皮和髮絲都有可能造成損傷了,更何況是正處於不健康狀態的頭皮!若非得染髮,建議至少間隔2~3個月,染髮前也應該積極護髮,以避免髮絲傷害。

◆ 充足睡眠並適時紓解壓力
熬夜、壓力大都會讓賀爾蒙分泌失去平衡,造成壓力性掉髮,若想要積極養髮強健頭皮健康,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作息絕對必須!

 

<關於頭髮養護,你還可以進一步了解>

頭皮癢STOP!頭皮癢起因解析和4大養護技巧


 

所有文章主題

已加入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