敷面膜前一定要知道!決定面膜保養成敗的5個小細節
當肌膚出現暗沉、蠟黃、乾燥、粗糙狀況,隔日又有非出席不可的重要活動或約會時,面膜是大部分人會選擇的急救保養方式。然而看似簡單的步驟中,其實隱藏了不少『眉角』,做錯還有可能會讓你的保養效果大打折扣!
目前市面上的面膜種類相當多元,以最受大家喜愛的片狀面膜來說,主要是透過『封閉式導入』原理,在面膜與肌膚緊密貼合的過程中,隨著溫度上升毛孔逐漸張開,讓保養成分更容易滲透至肌膚。此外,使用方式簡單也是片狀面膜受到歡迎的原因,敷上後只要靜待5~20分鐘,就*應該*可以立即看到膚況的改善,為什麼會特別強調*應該*這兩個字?因為只有在敷臉時兼顧以下5個細節,才能真正讓你的面膜保養發揮該有的功效。
1. 洗澡後是最佳時機
毛孔在打開的狀況下,保養成分可以更快速地被肌膚吸收,因此洗完澡後當然就是最好的敷臉時機。既然如此,邊洗澡一邊敷臉,不是更有效率?其實洗澡時由於水蒸氣的影響,布膜無法緊密服貼在臉上,精華液也容易隨著水蒸氣流失,效果反而沒有洗澡後來得好。
2. 敷臉時間不要過長
片狀面膜是透過吸飽精華液的布膜,以封閉加壓方式讓保養成分可以快速滲透肌膚,但布膜所能乘載的精華液容量有限,當布膜上的精華液越來越少,就有可能產生『倒吸』現象,反過來將肌膚裡的水分吸走,因此一定要遵照該款面膜所建議的敷臉時間來進行保養。
3. 後續保養不能省略
無論你使用的片狀面膜所訴求的功效為何,都是屬於水相保養的部分,後續若缺少油相保養的輔助,是無法將精華成分好好留住的!除非是油性肌膚,否則都建議在敷完面膜後搭配乳液或乳霜使用,才能將保養成分留存在肌膚中。
4. 一週以2-3次為限
為了保存精華液成分,一般面膜都會添加防腐劑或成分添加所需的溶劑,而這些添加物在敷臉的過程中也會接觸到肌膚,若敷臉的頻率太高,可能會對肌膚造成刺激,尤其是敏感膚質的人,在敷臉頻率和面膜挑選上都更應該要謹慎小心。
5. 過敏或有傷口別敷
當皮膚過敏中或是有傷口時,敷臉或是濕敷化妝水,都只會造成肌膚的負擔而使狀況惡化,此時建議採用最簡單的保養方式,並使用成分單純的保養品,等膚況恢復穩定後,才能使用面膜保養。